073. 胸悶常見的4大原因

閱讀人數
103

很多人都有胸悶的經驗,感覺吸不到空氣,往往會造成恐慌。更麻煩的是,很多人無法獲得正確的診斷及處理,而加深了焦慮。常見胸悶的原因有4個:

1. 肺部的問題:最常見的是慢性肺氣腫,肺泡因為換氣的功能降低,因而造成缺氧。有這類問題的人,通常是年齡較大(約70-80歲)的病人。年輕人會因為肺部問題造成胸悶的機會很少。這類的胸悶,通常藉由X-光檢查,就可被檢查出來了。

2. 心臟的問題:最常見的是冠狀動脈疾病,也就是常說的心絞痛。冠狀動脈主要是供應心臟跳動時的氧氣。當氧氣供應不足時,就會感覺胸悶,這種情況好發於中年人(約50-60歲)。病人主訴有胸悶或胸痛,有些人感覺疼痛會投射到背部。病人常求助於心臟科,經過多項心臟檢查後,大部分的人都找不到原因或有下列兩種發現;
a. 二尖瓣脫垂;心臟超音波很容易就可看出二尖瓣脫垂,二尖瓣脫垂通常不需要處理。然而,二尖瓣脫垂與恐慌症共病的比例很高,因此,醫師常常當作恐慌症治療。
b. 心律不整;心律不整的種類很多,造成的原因也複雜。因此,醫師自然會給病人做詳細的檢查及評估。不過,有時候自己也可以摸摸自己的脈搏,把手擺在脈搏上1-2分鐘,你就可以了解到自己心臟跳動的節律及型式了。

3. 胃部的問題:最常見的是胃酸食道逆流。很多人在檢查心臟後,依然感覺胸悶,此時要考慮胃酸分泌過多所造成的食道逆流。胃酸的分泌主要受到自律神經中副交感神經所控制。胃酸的分泌可以分成三期:
a. 頭期(又稱為神經調控期):當你想到、聞到或嚐到食物時,胃酸就開始分泌了。大腦的飲食中樞,透過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的刺激而分泌胃酸。消化食物時,大約30%的胃酸是來自於此期。
b. 胃期(又稱為荷爾蒙調控期):胃酸的分泌是因為食物到達胃中,造成胃的膨脹及胺基酸的調控而分泌。消化食物時,大約60%的胃酸是來自於此期。
c. 腸期:食物到了腸道之後,造成小腸膨脹刺激造成胃酸分泌。消化食物時,大約10%的胃酸是來自於此期。

胃酸食道逆流所造成的胸悶,往往與生活型態不正常或工作壓力有關。好發於較為年輕的族群(約30-50歲)。長期胃酸持續的分泌下,會感覺胸部不舒服,通常胃鏡檢查也沒有特別的發現。有些人會因為胃酸食道逆流到聲帶,而造成聲音沙啞或聲帶結節。改善生活型態,例如,生活作息正常,不熬夜,減少應酬,戒煙、戒酒及少吃辛辣的食物,都是可以改善這類胸悶的方法。

4. 情緒的問題:失眠、焦慮、恐慌及憂鬱是4種造成胸悶最常見情緒的原因。好發於年輕及中年的族群(約20-50歲)。許多人在經過前面3種狀況的多項檢查後,都沒有明顯的結果而感到困擾。情緒的變化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因而造成胸悶。自律神經失調並沒有適當的治療藥物,改善失眠及情緒,是最佳的解決方式。

胸悶是臨床上很常見的一種症狀,出現胸悶的時候,要根據好發年齡,依序檢查,找出原因,才是有效的改善之道。現階段,大家一有胸悶,都一窩蜂的往心臟科跑,進行檢查。殊不知,在不同的年齡,主要的原因也不太一樣,實在沒有必要優先到心臟科檢查,造成醫療資源上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