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會覺得記憶力比較差嗎?本來知道的人名或地名都忘了;心中悶悶的,可能有些焦慮或心情低落,甚至提不起精神連絡老朋友。你可能是有了”疫情隔離症候群”!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人們的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及改變。一時之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疏遠了,甚至於因為感染而被隔離了。隔離對於人們有何影響呢?最近逐漸的出現了一些論文研究報告,總結隔離對於人們產生了三大影響:
1. 焦慮的情緒;被隔離久了,最常出現的症狀就是焦慮,覺得煩躁。接著會出現情緒的低落,如果因為隔離空間狹小而沒有充足的活動空間,往往會造成失眠,甚至於日夜顛倒。
2. 認知功能下降;很多人在門診主訴自己的記憶力變差,很少與朋友聯繫,甚至於提不起精神上網,過去常用的名詞也都忘了,反應變慢。特別是忘記了常用的人名或地名。
3. 體重明顯的增加;根據美國學者最近的研究顯示,美國人在疫情隔離期間,每人平均體重約增加15磅(6.8 公斤),因此戲稱是COVID-15,而非COVID-19。疫情期間體重上升造成的肥胖是一項嚴重的問題,也是後疫情時期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
在後疫情時期,人們終將面對疫情對於心理及生理所產生的影響。有三大族群的症狀,將是未來研究的挑戰:
1. 擔心感染而未感染者;疫情期間擔心感染而出現焦慮或憂鬱的症狀,記憶力變差的現象相當普遍。雖然目前並沒有特別的研究顯示應如何處理這些症狀,然而,推估這些症狀應該仍屬於可逆性。待疫情結束後,經過訓練與復健,應該可以恢復。唯獨對於年齡較長者,這些症狀有可能是不可逆了。
2. 疫苗的副作用;第二個必須面對的問題是疫苗的影響。很多人打完疫苗後,主觀的發覺自己容易出現焦慮、失眠及記憶力變差。這些症狀極可能是因為免疫系統被活化所造成的,是否為可逆性,仍需要時間來驗證。不過,也有好消息,我最近有一位長期失眠的患者,打完疫苗後,睡眠變得超級好,而停用了安眠藥。疫苗對於人們的影響,仍然充滿了許多不可預測的未知。
3. 病毒感染的後遺症;最近有一個熱門的話題,就是被病毒感染後,是否會出現長期的副作用,例如,失眠、記憶力變差,這些現象甚至於會直接演變成失智症。雖然目前已經有一些零星的研究報導,不過因為感染也很難避免,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結果才會真正的找出原因。
新冠肺炎對於人類的影響太大,其中也充滿了未知。很多的現象,都必須要經過醫師長期仔細的觀察,累積較多的數據及臨床經驗,才能得到結論,研究的過程更可能要延續數十年以上,而無法在短時間之內可以結束。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有了這些隔離的症狀,先別慌,保持正常生活作息即可,至於結果為何,可能只有靠時間來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