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益生菌:你應該要認識的”老朋友”

閱讀人數
99

大部分的人聽到”細菌”就很害怕,覺得細菌仿佛是疾病的代言人。其實,細菌也不全然是壞的,比如益生菌(Probiotic)就是個例外。

益生菌這個名詞誕生在1950年代,由德國細菌學家沃納-科拉斯(Werner Kollath)所提出,英文含義是”創造健康生活的細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益生菌是一種活的微生物,如果適量的補充,可以平衡腸胃道菌種以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

如果追溯益生菌的歷史,那可就久遠了,一直可以到人類文明前的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就有資料記載了人類為了保存並運送馬奶的過程中,產生了酸奶及其他的奶製品,例如:乳酪,酸奶,此外還有啤酒及其他酒類或飲料。

1892年,德國婦科醫生阿爾伯特-德德爾萊因(Albert Döderlein)首先發現女性陰道中的微生物可以將”糖”分解成”乳酸”而改變了環境的酸鹼值。在接下來益生菌的發展歷史中,你必須要認識俄國細菌學家埃黎耶-埃黎赫-梅契尼可夫(Ilya Ilyich Metchnikoff)。梅契尼可夫是近代免疫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887年提出了”吞噬理論(Phagocytosis)”,指出在不同動物的白血球可以吸引不同的細菌並將其吞噬,並因此獲得了1908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1907年,梅契尼可夫發表了一篇影響深遠的著作,其中談到了一群在保加利亞山谷中的村民,因為長期使用發酵乳製品而變的長壽。梅契尼可夫認為人類之所以會老化,主要就是因為腸胃道細菌腐敗的作用。而發酵乳製品中含有大量的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能夠抑制腸胃道中病菌的生長,減少了腸胃道細菌所造成的腐敗,所以可以延緩老化。他不但提出這個理論,後來還利用”腸道無菌動物模型”證實了自己的理論:腸胃道無菌的老鼠的確較有菌的老鼠更長壽。

眾多的益生菌產品中,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可能就是養樂多(Yakult)了。1930年,日本京都大學細菌學家代田稔(Minoru Shirota)分離出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並發現這個菌株十分耐胃酸,可以在不被分解的情形下達到下腸胃道。於是在1935年,代田稔創立了養樂多:它的英文名字來自於酸奶”Yoghurt”,不是優格”Yogurt”呦!

目前,市場上充斥著各類益生菌產品。不過,其實主要也就能分成兩大屬(Genus):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及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
1. 乳桿菌屬又常被稱為乳酸桿菌,這個菌種是由大名鼎鼎的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1857年所分離出。
2. 雙歧桿菌屬又常被稱為比菲德氏菌,是由亨利-德席爾(Henry Tissier)在1889 年所發現。

臨床上,益生菌應用比較多的領域是腸胃道疾病,例如:腹瀉、便秘或腸炎;另有一些特殊的菌種可以用於泌尿道感染。近年來,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成為另一項熱門話題,許多研究聲稱益生菌可以改善中輕度的老年癡呆,情緒障礙,自閉症等精神疾病,不過效果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總體來講,益生菌透過改變人體的酸鹼值,影響了許多生理功能,例如,免疫及神經系統,而有助於身體的健康及延缓老化。這個”老朋友”值得我們重新的認識及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