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 睡著了,大腦在做什麼?

閱讀人數
136

人類每天都需要睡覺。可是,你知道當你睡覺時,大腦在做什麼嗎?

人的正常睡眠時間約為7個小時,而在這7個小時中,大腦只有在前4個小時休息,在後半夜的3個小時,大腦已經開始工作嘍。你會感覺到不斷地作夢,就是因為大腦比身體早起了3個小時,開始做記憶的分類及整理。

在睡覺的7個小時中,平均約90分鐘是一個循環,總共約4-5個循環。根據腦波的顯示及臨床行為的改變,睡眠可以分成兩種型態: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及非快速動眼期(Non-REM)。前者大約佔整個睡眠的25%,後者約佔75%。二者在每個循環中都會發生,只是所佔的比例有所不同。REM是一個完整的週期,而Non-REM可以分成四期,即第1期到第4期。

在剛入睡的前兩個循環中,大部分都是Non-REM,尤其以第3及4期為多——這兩期是真正的讓身體休息,整個人體的生理活動都會變得緩慢——常被稱深睡期。而在睡眠的後兩個循環,這個時候已經到清晨了,於是REM大量出現(但不是持續的出現),這個時候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 血壓及心跳都會不穩定
2. 肌肉抖動
3. 做夢
4. 男性的陰莖勃起——泌尿科醫師就是利用這一期的陰莖勃起情況來判斷男性性功能障礙是生理還是心理的因素。

在憂鬱及焦慮的情況下,REM出現的頻率比較高,時間也會變的比較長。因為在這一期睡眠身體機能跟真正的睡覺不太一樣,所以,REM又被稱為矛盾睡眠 (Paradoxical Sleep)。

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有些人“雖然覺得晚上睡得不好,但是白天精神仍然還好”,就有可能是因為儘管睡眠時間短,可是在睡眠的前兩個循環睡得質量很好,因此白天精神依舊不錯。假如在前兩個循環沒有真正睡著的話,那麼第二天白天的精神是必然不會好的。

通常,臨床上用藥物處理失眠有幾個原則:
1. 如果無法入睡,可以服用一些比較短效並加速入眠的藥物;
2. 如果是中斷睡眠,則可以服用一些中長效的藥物用以延長睡眠時間;
3. 如果已經入眠但是會大量做夢或是淺眠,並且早上醒來覺得全身疲備,則表明睡眠品質不佳,這種情況可以使用一些讓REM縮短的藥物——這類藥物以抗抑鬱劑為主。

臨床中也會遇到一些患者在服用抗抑鬱劑後,雖然覺得作夢的情況有改善,但是覺得記憶力變差——這是源於抗抑鬱劑減少了REM而影響到的作夢的功用,因此也影響了記憶功能——可以通過更換抗抑鬱劑就能重新得到理想的效果。至於更換哪種抗抑鬱劑,要與精神專科醫師討論哦,切不可自己擅自決定!